脾肾阳虚,瘀血阻络证(局限性硬皮病)案发表时间:2024-06-09 15:34 姓名:董某 性别:女 年龄:31岁 主诉:左侧腹部皮肤萎缩3月 现病史:3月前无明显诱因左侧腹部出现一线状萎缩,未予重视。后萎缩处颜色变暗,皮肤稍硬,为求进一步治疗,遂来就诊。现症见:精神一般,怕冷,食欲一般,睡眠可,小便淡黄,大便正常,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专科查体:左侧腹部皮肤有一线状萎缩伴色素沉着,无疼痛及瘙痒感。 西医诊断局限性硬皮病 中医诊断:皮痹 证型:脾肾阳虚,瘀血阻络证 治则:补益脾肾、化瘀活血通络 方药: 制川乌12g 黄芪30g 白术15g 当归15g 益母草30g 丹参15g 白芍30g 生地黄30g 黄精15g 柴胡15g 6剂,日一剂,水冲,分两次早晚饭后服用
按:硬皮病,是以皮肤炎性、变性、增厚和纤维化进而硬化和萎缩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,为一种慢性多系统疾病。中医将其归属于“痹证”或“皮痹”范畴。陆江涛教授认为:硬皮病主要发生机理为“因虚致瘀”,气虚、阳虚为本,则气的推动作用和温煦作用减弱,导致血液运行迟缓,或者阳气不足,血脉寒滞。脾肾为气血精液生化之源,治疗上应注意对脾肾的滋养。病久,血脉淤滞,补虚的同时也因该注意应用活血通络药物的使用,气血流通,则生化无穷。该患者辩证属于脾肾阳虚,瘀血阻络,治疗上使用制川乌温阳补肾;黄芪、白术健脾益肾,补益气血;益母草、丹参补血活血通络;白芍、生地、黄精黄滋阴益肾;柴胡条畅气机,气行血行。全方补益脾肾为主,化瘀活血通络为辅,并嘱患者规范个人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,注重调养身体,提高免疫能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