湿热蕴结(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)案

发表时间:2024-01-16 10:07

姓名:万某             性别:男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年龄:19   

初诊时间:2019.6.25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节气:夏至

主诉:前胸后背红色丘疹2

现病史:2月前患者躯干部米粒大小红色丘疹,无痒痛感,未予重视,后丘疹增多,为求进一步治疗,遂来就诊。现症见:精神一般,饮食一般,睡眠一般,少许口干粘腻,小便黄,大便一般,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专科查体:前胸后背散在米粒大小红色或者淡褐色丘疹,高出皮面,部分上可见少许白色脓头,无破溃,无糜烂。

西医诊断: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

中医诊断:疖病

证型:湿热蕴结

治则:清热利湿,杀菌解毒

方药:(1)内服药以甘露消毒汤加减

      石菖蒲10g   藿香10g       川木通10g   土茯苓30g

      连翘10g     薄荷10g       射干10g     白豆蔻10g

      滑石30g     生地黄30g     柴胡20g     茯苓30g

      黄芩10g     

9剂,日一剂,水冲,分两次,早晚饭后服用

2)抗真菌:氟康唑 ,每次0.1g,每日一次,口服;治癣酊 外用,每日三次,连用7天。

时间:2019.7.1

二诊:患者服药后未诉不适,前胸后背丘疹无新发,原有丘疹较前变平,治疗有效。患者为年轻男性,平素喜辛辣食物,体内湿热偏盛,热盛熏蒸肌肤,局部皮温升高,真菌容易滋生,治疗上仍以清热利湿,解毒为主,具体方药如下:

石菖蒲10g   藿香10g       川木通10g   土茯苓30g

      连翘10g     薄荷10g       射干10g     白豆蔻10g

      滑石30g     生地黄30g     柴胡20g     茯苓30g

      黄芩10g     

9剂,日一剂,水冲,分两次,早晚饭后服用

西药治疗同前,嘱患者保持局部干燥,注意清洁卫生。

按: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是由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性皮肤真菌病。糠秕孢子菌又称糠秕马拉色菌, 是具有嗜脂性的、寄生于皮肤的条件致病菌, 易于胸背、面部皮脂溢出区寄生。在各种促发因素如高温、潮湿、多汗、皮脂腺分分泌旺盛、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作用下, 其在毛囊内大量繁殖, 由菌体脂酶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, 刺激毛囊口产生多量脱屑, 引起毛囊导管阻塞。该病可归属于中医“疖病”范畴。该患者素体阳热偏盛,加之外感毒邪,内外两邪相博,发于肌肤,加之脾胃运化失常,湿热内生,沿胃经上起于颜面,下行于胸;湿热熏蒸肌表,汗出肌肤潮湿,更有利于真菌生长。治疗中应以清热利湿杀菌为主。甘露消毒汤是清热利湿的代表方剂,可清中上焦湿热,改善体表肌肤环境,同时加用氟康唑抗真菌,配合治癣酊外用,内外结合治疗,起到清热杀菌作用。该类患者应注意防护,平素饮食宜清淡,皮肤保持干爽,避免潮湿。


分享到:
地址:海南省三亚市凤凰路108号疗养院8楼陆江涛工作室          联系电话: 0898- 315257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