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虚血瘀证(红斑狼疮)案

发表时间:2024-01-16 10:05

姓名:钟某             性别:女              年龄:45   

初诊时间:2019.6.20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节气:芒种

主诉:面部蝶形红斑2

现病史:2年前患者面部出现蝶形红斑,脱发,腰膝酸软,于外院就诊,确诊为红斑狼疮,后用泼尼松治疗,治疗后病情好转,渐减激素用量,现患者激素已停用。患者一周前劳累后面部再次出现蝶形红斑,无关节疼痛,为求进一步治疗,遂来就诊。现症见:精神一般,饮食可,睡眠好,小便黄,大便一般,舌质暗红,苔薄黄,脉弦细数。专科查体:面部可见对称性蝶形红斑,边界清楚,无破溃,无关节疼痛,无脱发。

西医诊断: 红斑狼疮

中医诊断:红蝴蝶疮

证型:阴虚血瘀证

治则:养阴清热,活血化瘀

方药:(1)生地30g     水牛角30g     牡丹皮10g     赤芍15g

          紫草15g     桃仁15g       丹参10g       大青叶30g

          黄芩10g     白茅根30g     太子参15g     茯苓15g

9剂,日一剂,水冲,分两次,早晚饭后服用

2)硫酸羟氯喹片   每次0.2g,每日二次,口服,连用9

时间:2019.7.1

二诊:患者用药后面部红斑稍有变淡,无新发,考虑到患者患病日久,邪毒郁结,耗损正气,伤及营血,加之长期使用醋酸泼尼松治疗,该药物为扶阳药物,更易耗损阴液,患者体内阴虚邪毒偏盛,治疗上仍以养阴清热为主,处方稍作调整,去水牛角、黄芩等苦寒药物,加用阿胶、红花、白芍养血补血活血祛瘀,处方如下:

生地30g     牡丹皮15g    赤芍15       桃仁15g

          丹参30g     太子参20g    郁金15g      大青叶30g

          连翘18g     红花10g      白芍15g      紫草18g

          生龙骨30g   生牡蛎30g    酒黄连10g    阿胶10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6剂,日一剂,水冲,分两次,早晚饭后服用

余治疗同前,硫酸羟氯喹片继续服用,注意复查肝功能及眼底情况。

按:系统性红斑狼疮归属为自身性免疫系统疾病,该病主要以青年女性为病发群体,且病发率带有逐年递增的现状,其中环境、遗传、免疫、感染以及内分泌等因素与该疾病有着密切关联。中医学将系统性红斑狼疮隶属于“赤丹”“红蝴蝶疮”以及“日晒疮”的范畴。其中阴阳失调、气血失和、阴虚血瘀是中医所认为的主要病机。因此,治疗该病需以清热解毒、滋阴活血化瘀作为根治原则。方中水牛角、黄芩、大青叶清热,生地、丹皮、白茅根清热养阴,丹参、赤芍、紫草凉血活血,桃仁活血化瘀,病久正气耗损,毒邪留滞难去,加用太子参、茯苓健脾益气,扶正正气。考虑到患者长期使用激素治疗,该药物为扶阳制品,容易损伤阴液,二诊治疗上将养阴清热加强,津血同源,可加用养血制品以补津液,如阿胶、白芍等品。


分享到:
地址:海南省三亚市凤凰路108号疗养院8楼陆江涛工作室          联系电话: 0898- 315257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