湿热血瘀(慢性前列腺炎)案发表时间:2024-01-08 11:50 姓名:朱某 性别:男 年龄:35岁 初诊时间:2018.3.14 节气:惊蛰 主诉:反复尿频、尿急、小腹隐痛5年,加重3天。 现病史:患者5年前因性生活频繁,长期久坐后出现尿频、尿急,未予重视,后出现小腹部隐痛,在当地男科医院用药治疗(具体不详),症状稍有好转,容易反复,近3天患者饮酒后,出现尿频、尿急明显,小腹部隐痛,为求系统治疗,遂来就诊。现症见:精神可,饮食可,稍口干,无口苦,睡眠较差,小便黄,大便正常。舌红,苔黄,脉滑数。 西医诊断:慢性前列腺炎 中医诊断:尿浊 证型:湿热血瘀证 治则:清热利湿解毒,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:萆薢渗湿汤加减 川萆薢30g、石菖蒲12g、生白术15g、台乌10g、益智仁10g、炒苍术15g、甘草10g、山甲3g、王不留行30g、败酱草30g、红藤30g、皂角刺30g、地肤子15g、蛇床子10g。7剂,日一剂,水冲,分两次早晚饭后服。 二诊时间:2018.09.17 患者用药后尿频、尿急症状明显缓解,但是小腹隐痛无明显好转,时有疼痛,中药处方调整如下: 醋延胡索18g、炒乳香10g、醋香附15g、木香6g、小茴香15g、檀香3g、炮山甲3g、黄柏9g、生地黄30g。 按语:陆教授认为本病由于患者禀赋不耐,加之饮食不节,长期久坐,外感湿热毒邪,内侵入里,湿热下注,流聚于膀胱,出现尿频、尿急,湿热蕴结,局部不通,出现附睾疼痛,毒邪瘀血停滞,蕴结于肾子,前列腺肿大。方中以川萆薢、败酱草、石菖蒲、地肤子等清热利湿解毒,山甲、王不留行、红藤、皂角刺活血通络止痛,佐以台乌、益智仁固肾缩尿。二诊患者尿频、尿急症状明显缓解,但是小腹隐痛无明显好转,给予醋延胡索、炒乳香、醋香附、木香、小茴香、炮山甲行气活血、通络止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