湿热蕴结(湿疹)案发表时间:2023-10-24 18:21 湿热蕴结(湿疹)案 姓名:毛某 性别:女 年龄:54岁 初诊时间:2018.5.24 节气:立夏 主诉:四肢、躯干反复红斑丘疹糜烂渗出伴瘙痒1年余,加重7天 现病史: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躯干部出现少许红斑丘疹,伴瘙痒不适,未予重视,自行外用热水烫洗,红斑丘疹增多,瘙痒加重,反复搔抓后局部皮肤出现糜烂渗出,皮损渐及四肢,多次于外院就诊(具体药物不详),用药后症状缓解,停药后容易反复。7天前患者因饮食不当全身再次出现散在红斑丘疹,伴瘙痒,搔抓后局部皮肤出现糜烂渗出,为求进一步治疗,遂来就诊。现症见:精神一般,饮食可,睡眠一般,口干口苦口渴不适,小便黄,大便稍干,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。专科查体:四肢躯干散在大小不一红色丘疹斑片,部分融合成片,皮损颜色较红,范围不清楚,间有抓痕血痂,双下肢糜烂渗出明显。 西医诊断:湿疹 中医诊断:湿疮 证型:湿热蕴结 治则:清热解毒,利湿止痒 方药:1、甘露消毒汤加减 茵陈15g 石菖蒲10g 藿香10g 川木通10g 连翘10g 薄荷10g 射干10g 豆蔻10g 滑石30g 浙贝母30g 生地黄30g 北柴胡15g 黄芩10g 9剂,日一剂,水冲,分两次早晚饭后服用 2、安肤外洗颗粒5盒 每次3袋,水冲后外洗患处,薄荷炉甘石洗剂外用。 2、抗过敏:酮替芬片 每次1mg 每日两次,口服
时间:2018年6月4日 二诊:用药后患者红斑丘疹颜色变暗红,糜烂渗出减轻,瘙痒明显减轻,抓痕血痂减少,患者少许腹胀,患者目前辨证仍以湿热蕴结为主,治疗上仍以清热利湿解毒止痒为主,方中可加用枳实理气消胀气,处方如下: 茵陈15g 石菖蒲10g 藿香10g 川木通10g 连翘10g 薄荷10g 射干10g 豆蔻10g 滑石30g 浙贝母30g 生地黄30g 北柴胡15g 黄芩10g 6剂,日一剂,水冲,分两次早晚饭后服用
按:湿疮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。以多形性皮损,对称分布,易于渗出,自觉瘙痒,反复发作和慢性化为临床特征。本病男女老幼皆可罹患,对于该病的治疗,除了常规内服抗过敏止痒药物,可配合中药内服清热利湿止痒,选方:甘露消毒汤、龙胆泻肝汤、萆薢渗湿汤等。湿疹由于发病原因复杂,可内外同治,急性期局部糜烂渗出明显,这个时期的外用药物选择主要以溶液为主,薄荷炉甘石洗剂可以起到燥湿作用,同时可以采用清热解毒中药外用湿敷,局部皮损色红,皮温高时,可采用冷湿敷,选取纱布5-6层,浸泡药物后,拧至不滴水,局部湿敷于创面,每日1-2次,每次30分钟。待到局部渗出消退,皮损干燥后,可外用药物,如:氟米松、氟轻松、恩肤霜等药物,局部皮损肥厚者可行封包治疗。临床中我们要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,选择合适的外治法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