湿热蕴结(过敏性紫癜)案

发表时间:2023-10-24 18:20

湿热蕴结(过敏性紫癜)案

姓名:崔              性别:女            年龄:56岁   

初诊时间:2018.9.3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节气:处暑

主诉:双下肢瘀斑瘀点6月

现病史:6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双下肢出现散在瘀斑瘀点,无腹痛、无关节痛,未予重视,后瘀斑瘀点增多,随于外院住院治疗,给与氯雷他定、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等治疗,双下肢瘀斑瘀点减轻,大部分消退。出院后患者未休息,每日坚持锻炼,半月前,双下肢瘀斑瘀点复发加重,为求进一步治疗,遂来就诊。现症见:精神一般,饮食可,少许口干,大便稍干,小便稍黄,舌质红,苔黄,脉数。专科查体:双下密集瘀斑瘀点,米粒大小,压之不褪色,双下肢无肿胀,无关节疼痛,无腹痛。血常规、小便常规(-),肾功能正常。

西医诊断:过敏性紫癜

中医诊断:紫癜

证型:湿热蕴结

治则:清热解毒凉血消斑

方药:   茵陈30g     栀子15g    酒大黄18g     玄参15g   

        黄柏15g     紫苏10g    土茯苓30g

6剂,日一剂,水冲,分两次,饭后服

时间:2018年9月12日

二诊:患者双下肢瘀斑雨点颜色暗红,坐久,双下肢微肿胀。患者感染风热毒邪外,入里化热,热伤营血,热与湿相兼为病,湿性趋下,双下肢肿胀,辨证属于湿热蕴结,经络阻滞,治疗上以清热利湿解毒,活血通络为主,加强活血通络,处方稍作改动:

        知母10g      黄柏10g     滑石30g      栀子15g

        牛膝15g      鸡血藤30g   红花10g      桃仁15g

        水蛭9g       三七9g      白芍30g      赤芍15g

        益母草30g    蒲黄15g

6剂,日一剂,水冲,分两次,饭后服

按: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.是由于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牛变态反应.引起广泛小血管炎,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而引起渗出性出血和水肿。临床特点除皮肤紫癜外.常有过敏性皮疹、关节肿痛、腹痛、便血和血尿等,男性多于女性,冬春季发病多。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.属中医学“血证”范畴,并与“葡萄疫”、“肌衄”、“紫癜风”、“斑毒”、“血风疮”、“斑疹”等病证相似。紫癜早期多为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,与气血相博,灼伤血络,血不循经,渗于脉外,溢于肌肤,出现紫癜。患者不惑之年,脾胃虚,不能运化水湿,导致湿与热结,湿性黏滞,胶着难解,致病情反复发作,或时起时伏,缠绵难愈,病程较长。治疗上早期以清热利湿为主,选用茵陈、栀子、滑石、黄柏清热利湿,紫苏宽中行气,顾护脾胃,土茯苓清热利湿,热从下解。后期气血凝滞局部,应加强活血化瘀通络作用,同时嘱患者多休息,避免剧烈运动。


分享到:
地址:海南省三亚市凤凰路108号疗养院8楼陆江涛工作室          联系电话: 0898- 315257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