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病的辨证论治

发表时间:2023-10-24 18:17

皮肤病的辨证论治

     

   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.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。所谓证,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的病理概括。辨证,就是运用中医的理论和方法。将四诊(望、闻、问、切)所收集的资料、症状和体征,进行综合分析,辨清疾病的原因、病性、部位及邪正之间的关系.概括、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。论治,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.确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法。辨证论治的过程,就是认识和解决疾病的全过程。皮肤病虽然主要发生在皮肤肌表,但其发生与发展均和机体内阴阳气血、脏腑等功能密切有关。所以治疗皮肤病时首先应着眼整体,调和阴阳,调整脏腑、气血等各方面的机体功能。扶正祛邪就是从整体出发,改变正邪互相争斗两方面力量的对比,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“祛邪”、“扶正以祛邪”、“攻补兼施”与“祛邪以扶正”等是中医的治疗法则,应灵活掌握。

    一、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

    辨证论治是应用四诊的方法,将所得资料,按八纲对病位、病因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得出中医“证”的诊断。进而定出正确的治疗法则与治疗的方法,对各种疾病均可应用,是疾病的共性。

临床上,对化脓性皮肤病的治疗中,在中医辨证论治中,对西医的病因(清热解毒)、病理改变(活血化瘀、通络消肿)、发病机制(正气是否盛衰对机体防御机制的影响)与病情发展(有的化脓病可发展成败血症或有的可反复发作等)作全面考虑,予以适当治疗,可预防疾病的恶化,提高其治疗的效果。

    二、局部与整体、外治与内治的辩证关系

皮肤病的发生皮损范围可以广泛,可以局限于某处,病情轻重缓急,各有不同。对于疾病的治疗,也有不同。要重视局部与整体,外治与内治是一个辩证关系。皮损局限,症状轻微者常常选择单一的外治法即可痊愈,皮损范围重,症状严重者常需内服外用并用,所以临床上要注重局部与整体,内治与外治的辨证关系,具体治疗视病情而定。

    三、抓住主要矛盾与治病必求其本

    疾病是一个邪正交争的复杂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,可出现许多不同的矛盾,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,在其不同的阶段上,都有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,在诊断与治疗的过程中必须抓住主要矛盾,才能掌握主动权。如疮疡初期,脓肿尚未形成。贸然行切开治法,或者疾病初期虽然皮损色红,但皮损暗红,局部肿胀不甚,患者疲乏无力,此时冒用大量清热制品,容易耗损正气,使毒邪内陷入里,加重病情。对此我们要分清主次,不可贸然行事。

    治病必求其本是指找出疾病的本质,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。也有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的意思,所谓正治法与反治法就是这个“求其本”的内容。特别是中医认为各种疾病的发生与机体内脏腑、气血功能,阴阳是否调和有关,所以必须抓住这些方面的诊治,才能使疾病痊愈。

    四、预防为主,防治结合

    皮肤病中有许多传染性皮肤病,如麻风、浅部霉菌病、化脓性皮肤病(包括职业性皮炎),必须重视这些疾病的预防,以防止传播。在过敏性皮肤病中首先应当找寻过敏物质,避免这些物质也是十分重要。其它如锻炼身体,增强体质,讲究卫生,均是防治皮肤病的重要内容


分享到:
地址:海南省三亚市凤凰路108号疗养院8楼陆江涛工作室          联系电话: 0898- 31525777